90后频跳槽成闪辞族 企业困扰避之不及

编辑:
字体:
发布时间:2013-04-14 21:42:02
来源:

企业人员置换成本加大 不愿招应届生

90后为理想而不断“闪辞”、跳槽也给许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困扰。

“我们的工作节奏全都打乱了,招人、面试、办理离职手续、再招人、再面试,比以往都要忙乱。”这是广州许多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去年以来工作的真实写照。

一家企业老总说起90后员工直摇头,“今年我们给40名新员工发了offer,报到那一天就来了17个,当时我就急了,有项目等着干呀,我们只好硬着头皮现抓人,可是现招的人又不合适,我们还要再招。”

广州另一家软件企业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,“现在招新人起码要准备多一倍的量,比如计划招30人,通知报到的要达到60人,以防新员工因各种原因离职。”他表示,由于离职率高得离谱,一般情况下不想招应届生。

一位企业负责人说,“我也看不懂90后员工,他们很随意,说不干就不干,似乎根本就不在乎这两三千元的月薪。他们只做喜欢的事,看上司不顺眼就辞职。”

“高离职率加大了企业人员置换成本,企业招聘进入了招人、走人,再招人、再走人的恶性循环怪圈。”广州人力资源专家高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“以试用期工资1500元为例,加上保险等各项费用,企业对1名试用期员工支出成本在2500元/月,3个月试用期下来,企业要支付7500元的成本,如果10名新员工刚过试用期就离职,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是不小的,因为新员工还没开始为企业创造价值,企业就将7.5万元的人力成本打了水漂。”

专家提醒

90后频跳槽

职业价值易贬值

90后员工小马则认为,离职率高并不能把责任全怪在90后身上,企业也有责任。应聘时公司给出了不错的底薪承诺,可上班第二天,小马就打听到,底薪不靠谱,交通费、餐费也没有补贴。小马愤然离职。

“其实,频频遇到闪电辞职的下属,雇主也应该‘自我检讨’,管理方式有没有与时俱进?”资深职业规划师邱军涛指出,“现在企业的管理层多为60后到70后,与新一代员工存在‘差代代沟’,思维模式的冲突导致管理方法欠缺优化,也是员工离职率高的重要原因。”

邱军涛认为,新一代员工思维更活跃,更有个性,但也存在团队合作意识较弱等缺陷。管理层如果还用原有的管理思维进行员工管理势必效果不佳,应该“了解、理解90后”,进行有效沟通和引导。

著名职业规划顾问专家、人力资源专家姜博仁分析,一方面职场新人90后应届生更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,同时面临的生存压力更小,因此一旦工作不顺心,就容易闪电辞职、频繁跳槽;另一方面,企业招聘方式的不完善,用人需求和求职者个人发展之间的不匹配,也是造成“闪辞”的原因之一。

但是,90后不停地变换行业、工种,对于今后的工作经验积累,将是很大的一个挑战。易才集团全国RPO中心总经理徐毅向记者表示,70后、80后换工作,或者会在同一个行业内,比如做媒体的,从报纸换到杂志、电视;或者是换行业但是始终在一个岗位,比如从医药的销售、到了快消品的市场。但是90后对工作的变换随意性很大,比如从制药行业的市场专员,到了广告公司的市场调研,到了行政部门的人事,“造成的最大问题是职业价值不是升值而是贬值。”

他说,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干了10年,在行业就成了专家,他的经验使得他的薪酬和在行业的地位不断地上升。但是如果漫无目的地变换工作,无论你到了哪个行业、哪个职位都是新兵,“你的底薪几乎没涨,你还是一个初级员工。”

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应利认为,职场新人首先应该明确职业定位。他们往往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,并不清楚想要什么,此时需要通过工作实践来增进自我了解,让就业力、竞争力尽早进入积累阶段。第二要做好技能储备,职场新人找到方向后,要花时间和精力积累实力,而非蜻蜓点水地对任何工作都浅尝辄止。他认为,高离职率对个人和企业都是伤害。

“先就业再择业”观念须改变

周刊速评

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,今年已到了很严重的程度。然而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半年便离职的比例却很让人吃惊,颇令人纠结。高离职率让用人单位不高兴,招来的新员工,刚上手就离开;社会不满意,现在的大学生怎么没有一点职业忠诚度,想跳就跳。

然而大学生“闪辞”却有他们的理由,这个工作不适合我,为什么要硬撑下去呢?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在2012年12月的一项调查也证实,当前青年的职场观已在改变,51.5%的人认为理想职位不在高低,能找到合适的用武之地最重要;48.8%的人表示年轻人更注重个人感受和兴趣;36.0%的人认为年轻人已经有成熟的职场观念,有自己的独立思考。

其实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悔当初匆匆签下了合约。“如果给我们更多的时间找工作,有了满意的工作,我们不会这么随意的”。

确实,工作对于新人来说可以决定你的朋友圈,甚至可以塑造你的一部分生活状态和世界观,毕竟你刚从校园踏入社会,有一部分的世界观还没有定型,第一份工作是至关重要的。所以要认真对待。人力资源专家也建议,初次就业,不要急于跳槽,应该多积累职场经验,有利于未来职业发展。

是什么造成许多大学生当初毕业就业匆匆签约又迅速毁约呢?许多专家认为这与政府与学校大力提倡的“先就业,再择业”观念有很大关系。教育部门和学校为了“好看”的就业率恨不得在学生们在毕业前就把他们赶到社会。甚至有些学校采取没有找到工作就不发毕业证的做法,让学生为了拿到一纸合约还不如民工可讨价还价。

有专家分析,毕业之后工作半年就跳槽,对大学生来说,并非好事。其一,用人单位会因担忧大学生跳槽,而不愿意投入培训成本,甚至将招聘瞄准有经验的职场人士,加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;其二,“先就业,再择业”,提高了大学的初期就业率,但从职业发展角度分析,职场的第一份工作,对一个人习得职场经验十分重要。那些初次就业就边工作边找工作者,在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印象的同时,也可能今后动不动就跳槽、习惯性跳槽。当然,这些跳槽者中,当然不乏根据能力、兴趣,结合自己对社会的了解、职场的感知,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者。

其实90后们在职场表现出来的个性,代表了一个新趋势,也为社会和用工企业提出了新的课题。90后成长在资讯发达的年代,他们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。从职业指导的角度来说,90后“不开心就辞职”也不能说就是错的。“开心”包含的内容很多,例如岗位是否匹配、是否有发展前景,这样的想法代表了进步。

找到理想的工作是需要时间的。据了解,在国外,大学生在大学毕业之后,花一段时间找工作,而不是在毕业之前就找好工作。为了让毕业后的学生找到更好的工作,许多学校都发动校友会来帮助这些同学,而不是把毕业生推出学校完事。而且,社会中介机构在统计一所学校的就业情况时,不是用毕业时的就业数据,而是用毕业半年、一年的就业情况,这使大学生就业“从容不迫”。

这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启示是,要改变传统的“先就业,后择业”观念。同时,改变传统的统计初次就业率的考核就业的做法,应创造条件,允许并鼓励大学生毕业之后,花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,去找自己合适的工作。

专家建议,我国教育部门、劳动人事部门和大学,应当根据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,从对大学教育质量负责、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负责,以及为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出发,重新梳理大学生就业工作,让他们“从容不迫”地找到人生的第一份工。(记者 刘茜 实习生 王欢)

(南方日报 刘茜 王欢)

>更多相关文章
网友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
湖南资讯 | 国内新闻 | 国际新闻 | 社会与法 | 社会万象 | 奇闻轶事 | 娱乐热点 | 明星八卦 | 综艺新闻 | 影视快讯 | 楼市资讯 | 地产要闻 | 地方特色 | 美食营养 | 美食助兴
车界动态 | 新车上市 | 购车指南 | 体坛要闻 | 篮球风云 | 国际足球 | 中国足球 | 理财生活 | 创富故事
关于本站 - 广告服务 - 免责申明 - 招聘信息 - 联系我们
京ICP备13015087号  湖南网 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nzz统计 百度统计